永乐八年七月十九,舟山总寨议事堂的灯火已然熄灭,方梦华独自立于廊下,望着月光洒满庭院,心情却难得的轻松几分。这十日来,与各地首长的磋商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。各方既有合作也有争执,但最终达成了共识,《临时约法》的定稿已初步试行,为未来的大明法治奠定了基础。
包完快步走来,手中捧着刚誊写完成的《临时约法》文本,恭敬地递到方梦华面前:「教主,最后一版已经整理完毕。我心中尚有一问,不知是否唐突?」
方梦华接过文本,翻阅间随意说道:「包市长直言无妨。」
包完沉吟片刻,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:「方才在会上,我们称这部法典为《临时约法》,但教主心中,未来它的正式名称会是什么?莫非要叫‘大明律’?」
方梦华闻言一笑,目光从文本上移开,抬头看向天际:「‘大明律’,此名确实大气,但却不合我心。」
包完略显讶然:「为何?此名不仅延续了唐、宋等朝代的传统,亦符合明教治下的气度与格局。」
方梦华摇了摇头,语气郑重而深远:「包市长,今夜与你私下聊聊本座的真心话。我们这十日反复讨论的精神,是‘王在法下’、‘天下为公’。这两个原则注定了未来的大明,跟大宋和过去的大唐大汉有本质区别,不会再是以帝王为中心的朝代,而是以法为纲、以民为本的国家。‘律’字虽好,却隐隐有些帝王钦定的意味,而我希望我们的治国之法,是所有百姓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规则。」
包完若有所思,问道:「教主的意思是,这部法典要有更高的立意,超越传统的王朝律法?」
方梦华微微点头,接着说道:「是的。所以未来这部法典,将被称为《大明宪诰》。‘宪’,即规矩;‘诰’,乃宣示。其意是,这不仅是对百姓的法律约束,也是对执政者、对未来大明所有官员与将帅的誓约。它将是一部从民间到庙堂皆需遵守的规则,是真正的天下之法。」
包完深吸一口气,目光中露出敬佩之意:「教主所见,确实高瞻远瞩。若如此,《大明宪诰》不仅是一部法典,更是一种理想、一种精神的象征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