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和七年末,东京汴梁在金军的威胁下变得愈发动荡不安。道君皇帝赵佶深知自身的处境岌岌可危,金军即将渡黄河,朝廷内部的重重危机让他心神不宁。在集英殿,面对宇文虚中的直言劝谏,赵佶的脸上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与不安。
「宇文卿,你说得对。」赵佶缓缓开口,语气中透着无奈与恍惚,「当初我不听你的劝阻,固执己见,导致现在的局面。如今金人两路并进,我该如何是好?」
宇文虚中深知此时的皇帝已被恐惧所笼罩,他站起身,言辞坚定:「陛下,当前之际,须以团结人心为先,惩治朝中贪腐之辈,才能安抚民心,回转天意。」
皇帝眼神一凛,心中似乎点燃了一丝希望。他默默地点头,指示宇文虚中即刻起草「罪己诏」,以自省来缓解朝野之心。诸多宫人和侍卫被召至都堂,宇文虚中以笔疾书,誓言改革弊端,建立新的朝政秩序。最终,经过多次修订,赵佶满怀愧疚地签署了这份充满自责与痛心的诏书。
当夜,赵佶心中虽有不安,然却决意重振朝纲。他隐隐感受到,或许这个决定能挽回朝中大臣与士民对他的信任。他转头望向窗外,月色透过窗棂洒在地面,似乎为他照亮了前行的道路。
次日,李纲与吴敏等重臣在朝会上,开始讨论国家安危与权力之道。李纲一语道破,现今金军来袭,朝廷不能再有任何犹豫。于是,他提议立太子赵桓为监国以保家国安宁。
「如此,我国安危在此一举,若能让太子执掌大权,便能重新凝聚士气与信任。」李纲面露坚定。
赵佶虽心中有隐忧,但思及此刻金军已迫在眉睫,唯有将权力移交给儿子,才能拯救这摇摇欲坠的王朝(自己才可以跑路)。于是在众臣的推举之下,决意立赵桓为新君。
深冬的汴京城,寒风刺骨。城内外的气氛如同气温一般凝固,紧张与恐慌笼罩着皇宫与朝堂。北方的金军步步逼近,京师岌岌可危。而此时,赵佶却决意效仿唐玄宗安史旧例,将皇位禅让给太子赵桓。
赵佶的心思缜密。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挽救危局,于是装作中风发作,故意表演得惟妙惟肖,半身不遂,龙榻上,口角微微抽搐,双手无力地瘫软,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和颤抖:「朕……朕已病重,不能再治天下,国事难以操心……当禅位于太子……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