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大国军工:我为祖国献核弹 第214章 颇为不易

航空航天科学进展》通常只接受特邀综述文章,但对于真正有创新价值的研究,它们也乐意破例接纳。

杜教授之前考虑署名也是出于这样的考量,毕竟没有知名学者的名字,编辑们可能都不会多看一眼。

尽管《航空学报》已有英文版本,但在那个时代它尚未被SCI收录,因此在国际影响力上略显不足。

然而,对于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得到系统指导的许宁而言,论文发表的具体平台并不是最重要的。

“无所谓,我相信我们华夏航空人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论文上。”许宁坚定地说,“我的文章主要是想与同行们分享交流,《航空学报》就已经足够了。”

实际上,在工程领域,特别是像《航空学报》这样的顶尖中文期刊,仍然受到行业内专业人士的关注。

假如许宁的研究成果属于数学或物理的基础研究,那么他肯定会选择SCI期刊发表,因为在这些领域,中文期刊可能很少有人问津。

“保持这样的心态非常好,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应该被埋没。”杜亦熵微笑着说道,他对这位年轻组员的成熟态度感到十分满意。

“如果你的研究成果即便解密后也不能公开,那就要作为国防机密报告提交,之后可以通过等效方式认可你的学术贡献。”

对此,许宁只是微笑点头,并未多言。比起发表渠道,他更关心自己研究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