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我在封神修大道 第23章 云中子立下大道誓言,殷受智救两伯侯

费仲告退,依计行事。殷受则暗中派遣四位使者,各携诏书,分别前往姜桓楚、鄂崇禹、姬昌、崇侯虎所镇之处。其中一位使者,身负重任,一路向西岐进发。在这漫长的旅途中,他穿越了一片片荒芜的草地,翻越了无数的州府与村落。

他俯瞰着这座繁华的都城,目光所及之处,人们安居乐业,市集喧嚣,商贩络绎不绝,每个人的脸庞上都洋溢着满足与喜悦。他目睹着这匆匆而行的众生百态,内心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感慨:“我久闻西伯侯姬昌之治,今日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。此处风光旖旎,宛如人间仙境,和谐安宁,恍若唐虞之世,神州之邦。”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抵达金庭馆驿,他悉心安顿好马匹,准备在此暂时驻足歇息。次日,西伯侯姬昌在庄重的殿堂中,召集了文武百官,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治理国家和庇佑人民。正当众人热烈讨论之际,门外突然传来官员的急促脚步声,随即通报说王上的旨意已到。姬昌迅速率领众人,步出殿堂,恭敬地迎接这份来自王宫的圣谕。

使者所传达的旨意郑重而庄严:“诏书有云:近日北方乱象频生,叛逆势力肆虐,民众深受其害,府内文武百官面对此等局势,均感束手无策,王上对此深感痛心疾首。内政无有得力之辅佐,外交亦乏有力之支援,王上特诏令四大诸侯,共赴朝廷,协力国事,以期平息此乱。今此诏书下达,你,西伯侯姬昌,须即刻启程前往都城,以解王上之忧。勿得迁延,以免王上久候。待你功成之日,王上必将赐予你更高之爵位,扩你之疆土。王命已下,绝不更改,你须遵从王命,不得有误。”

姬昌庄重地接过了王上的诏书,并特意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席来款待使者。次日清晨,他精心筹备了金银等丰厚的礼品,亲自送别了使者。他向使者深施一礼,诚恳地说:“您请先回朝歌复命,我定会尽快启程前往。”使者离去后,姬昌即刻开始忙碌地打点行装,为即将的旅程做准备。

姬昌端坐在庄严的端明殿中,对上大夫散宜生郑重地托付道:“我此番离京,国内事务就拜托给你了,外事则请南宫适、辛甲等诸位贤能之士代为处理。”随后,他又召来儿子伯邑考,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不舍。他沉声道:“昨日使者来宣召,我夜观星象,卜得一卦,此行恐凶多吉少,虽然不至丧命,但恐将有七年的磨难。你在西岐,务必恪守国法,不可轻易更动朝政,一切按旧章行事;兄弟间需和睦共处,君臣间需相敬如宾,切勿因私欲而损害国家之利益。凡事当以稳重持重为要。对于西岐的百姓,无妻者当予以金钱,助其成家;贫穷而婚期难定者,也当予以金银,助其完成婚嫁;孤苦无依者,则每月发放口粮,确保他们的生活无虞。待我七年之难过去,自会平安归来。你切记,万不可派人前来接我,这是我对你最深的嘱托,切勿忘怀!”

伯邑考听完父亲的这番话,眼眶湿润,双膝跪地,恳切地说:“父王既知此行有七年之难,儿子愿代父前往,望父王不必亲涉险境。”姬昌轻轻扶起儿子,语重心长地说:“我儿,君子固然应当知难而退,但天数已定,此乃命中注定,非人力所能改变。你等只需牢记我的嘱托,专心治理国家,便是最大的孝顺,不必再有他念。”

姬昌在得到王上的诏令后,步入了后宫的深处,面对着母亲太姜,他恭敬地行了礼。太姜看着他,语重心长地说:“吾儿,我已为你推算过先天之数,预示着你将面临七年的重重灾难。”姬昌闻言,跪倒在地,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:“母亲,今日我也自行推演了先天数,确认了那不祥的预兆。七年之灾,我亦已心知肚明,难以避免。我已将朝中内外之事悉数托付给文武重臣,国家大政则交予伯邑考之手。此刻,我特来向您辞别,明日便启程前往朝歌。”

太姜听到这里,眼中满是担忧,她轻声叮嘱道:“我儿此行,务必要事事谨慎,万不可轻举妄动。”姬昌点头,郑重地回答:“母亲的教诲,孩儿铭记在心。”之后,他转身离开了内宫,来到元妃太姬的寝宫,与她深情告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