显庆殿内,盛宴的喧嚣中,宾客们正沉醉在欢乐的气氛里。
突然,一位信使匆匆而入,带来了王上的诏书,原本热闹的气氛一瞬间变得沉重起来。信使随后高声宣读:“西伯侯、北伯侯,接旨!”两位侯爷立即出列,谦恭跪地接旨。
“王上诏曰:孤洞察万象,深谙君臣之道,深知王命不可违之理,此乃彰显天地尊卑的本质之本。今冀州侯苏护,朝堂上公然冒犯,已失为臣之道。然孤心甚宽,允其归国。此獠全无悔意,心怀怨恨,午门题诗意欲谋反,心怀叵测,罪孽深重。今赐姬昌、崇侯虎节钺之权,务必对苏护严惩不贷,以儆效尤。”宣读完毕,两位侯爷向王上鞠躬谢恩,然后恭敬起身。
姬昌转身向两位丞相和其他三位侯爷,脸上露出忧虑的说道:“苏护此次入朝,尚未得入宫殿,更没有见到王上,诏书中所说的‘在朝堂上冒犯王上’,这又是从何而来呢?再者,苏护以忠义闻名,屡立战功,午门提诗一事,必有隐情。王上为何轻易信他人之言,欲伐有功之臣呢?这样做恐会引起天下诸侯的猜忌和不满啊!希望二位丞相能在明日早朝时,向王上禀明此事,稽查真相。倘若苏护真有罪,必伐之;若是有误,也要及时制止。”
苏护说完,比干点头道:“君侯考虑周全。”心中却嘀咕道:“王上啊,这可不像您以往的作风啊”然而,一旁崇侯虎却不答应了:“‘王命岂可朝令夕改。’现在诏书已下,谁敢违背?再说,苏护在午门写反诗有他的原因;王上更不会无缘无故起兵吧?现在诸侯众多,如果都不遵诏命,任意妄为,哪还有王法?”
姬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缓缓地说:“公虽言之有理,但却过于片面。苏护一直以来忠心为国,教民有方,治兵有法,多年来并无过失。如今王上被某些人误导,要对这样的臣子起兵问罪。于家国无益,甚至可能会引发天下大乱。愿王上能洞察秋毫,使天下和平共处,共享这太平盛世。况且,兵卒所到之处必有伤亡,劳民伤财,也不符合大商盛世的风貌。”
崇侯虎听完也觉有理,也不再开口多言。姬昌见此接着说道:“既然如此,公可先带兵前行,我稍后就到。”西伯侯立即告别两位丞相:“侯虎将先行出发,姬昌暂时返回西岐,稍后领军前行。”众人便各自告别。
次日,崇侯虎在教场整理人马,带领大军前往苏护的冀州。
苏护一行人,离开朝歌后,迅速折返冀州。殷受的大舅哥苏全忠,率领冀州众将出城迎接。父子二人携手进城,众将紧随其后,于殿前整齐列队,恭敬地迎接苏护归来。
在此,苏护面容严肃,沉稳地发言道:“当下大商之王昏聩不明,诸侯朝见之际,竟有奸邪之臣暗中散播谣言,污蔑吾女清誉,昏君受其蒙蔽,竟意图纳吾女为妃。我直言其弊,痛陈其非,然昏君震怒,欲以忤旨之名对我严惩。幸得费仲、尤浑力保,我才得以幸免。然其条件却是必须送女入宫,对此我深感愤慨,故而在朝歌城午门题诗以明我志,誓要反抗此等暴政。昏君必将派遣诸侯前来问罪,众将听令:近日务必加紧训练兵马,强化冀州城防,以防敌军不测之袭。”众将齐声应诺,日夜戒备,严阵以待。殷受若是在此,听完苏护此番陈述,估计都得当场羞愧而亡。